发布时间:2024-01-11 浏览:0 作者:编辑员
考前心理调节小贴士
从容应考,静待花开
同学们,你们都知道“后羿射日”的故事吧!传说中神箭手后羿能射下九个太阳。可是,后羿的箭也有“射不中”的时候呢。
有一次,夏王指着一块兽皮箭靶对后羿说:“如果你能射中红心,我赏你黄金万两;如果射不中就要剥夺你的封号。”后羿听后十分紧张,结果呼吸急促不能自控,射了好几次都没有射中。
期末已至,也许同学们也早早地和家人做好了约定:如果考的好就能……如果考不好就得……到了考试时,这或许会成为我们拼搏的动力,又或许因为存在着患得患失的杂念,像后羿一样难以正常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本领。那么,我们如何做好期末考试之前的心理准备呢?希望以下的心理调适攻略会对考生们有所助益。
一、调整心态,优化情绪
面对考试,心态很重要。一句话说得好:考试平常心,人生大文章。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,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。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习与考试,对进入最佳状态关系很大。若把复习与考试看成一种挑战,会激发自己很快进入状态;把它看成一种锻炼,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;把它看成一次机会,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。
在积极的心态下,我们也会发现,其实考试焦虑也是一种正常的状态,每个人都会有,说明你对考试的重视。人们对自己认为重要的考试才会认真准备,这种重视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结果。因此,适度焦虑对人是有益的。
同时,我们也要注意不要让焦虑的情绪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,比如有的人考试前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发脾气;考试中手抖、心慌、出汗、大脑一片空白;考试后一天不出成绩就一天坐卧不安……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。所以我们还要学会转移情绪,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。在情绪紧张的时候,听听轻音乐,哼哼小调,或漫步户外,或与同学聊聊天,讲讲趣事。通过这些,调节心理,优化情绪。
二、积极暗示,增强自信
我们可以使用积极暗示的方法,来强化自己的信心,消除烦恼。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,进行积极暗示,自我打气。“我行,我一定行”。“我潜力大”。“我进步大”。“我喜欢挑战”。如遇到自己实在解不出的难题也不要忧心忡忡。从“酸葡萄效应”中我们可以得到启迪,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,这并不是“自欺欺人”,而是“聪明过人”之处。面对一颗自己确实吃不到的葡萄,与其上窜下跳白费力,还不如说这颗葡萄是酸的,另找甜的——自己熟悉的、力所能及的,以长补短,同样可以成功。
三、专注当下 自我减压
适当降低自己的预期,多专注解决眼下的问题。在应对考试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了,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,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。当我们面临考试的时候,我们不能因此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安排,生活仍要有条有理,有张有弛。让生活的丰富多彩来消除由于学习的紧张而产生的厌烦情绪,克服烦、乱、急的焦虑心理。因此,在考前阶段,我们更要规律作息,做好复习计划,提高学习效率,查缺补漏,发挥所长。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,专注完成计划的每一步,你的目标就会离你越来越近。
四、劳逸结合,保障睡眠
考前保证充足睡眠,蓄精养锐去迎接期末考是非常必要的。挑灯夜战,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时。心理学家认为,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,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,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。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,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,心理模式就无从所适,考生会产生失落、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,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。
学累了可以适当锻炼锻炼,脑力体力相互促进。运动能够增强体内血液循环、提高新陈代谢,对于大脑的开发是很有帮助的,而且运动也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。所以,劳逸结合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。
五、善用技巧,缓解紧张
在考场上,如果考生出现考试焦虑的情况,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:
①用正向积极的语言代替“不要”。比如当你紧张的心跳加速、身体出汗,甚至有点肚子疼。告诉自己“放~轻~松~淡~定~”比“不要紧张”更有效哦。
②和你的小肚皮一起深呼吸。当你深吸一口气,肚子会像塞了个气球一样慢慢鼓起;当你长呼一口气,肚子会向你的背部靠近。考试中思维混乱时,重复几次深呼吸能帮助你快速冷静下来。
③蝴蝶抱抱。想象过去生活中让你感觉愉快的场景,让自己慢慢进入安全或平静的状态。然后双臂在胸前交叉,右手放在左上臂,左手放在右上臂,双手交替在两个上臂轻轻拍打,左右轮流拍打。平静的力量会在考场助你一臂之力。
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考前焦虑症,适当的压力是可以推动我们努力前行,但是过度的压力和焦虑会阻碍我们的前进,会让自己丧失本色,所以,我们一定要有从容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。同学们,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,在平静中保持一份积极,在平静中拥有一份信念,从容面对考前考后。